思想引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引领 > 新闻动态 >

思索沙龙回顾——诗与第九艺术

发布日期:2025-05-21

思索沙龙回顾

诗与第九艺术

亲爱的SISUer 大家好呀~

本期思索沙龙我们有幸邀请到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徐臻老师

为我们分享

诗歌与第九艺术

游戏配乐与当代诗歌的歌诗化转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启

本期的沙龙回顾吧~



2025年5月 19 日,由党委学工部、学生工作处主办、年级长联席会承办的思索沙龙 “诗与第九艺术” -游戏配乐与当代诗歌的歌诗化转变在松九学生之家顺利开展。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徐臻教授从与众不同的角度,结合游戏,为在场的同学带来了一场关于现代诗歌发展的深度思辨之旅。本次沙龙不仅聚焦诗歌与游戏的跨界融合,更深入剖析了当代诗歌面临的困境与转型机遇,为传统文学形式的现代化传播提供了新范式。


话题缘起:诗歌的现状

活动伊始,徐臻老师以游戏《原神》中的《神女劈观》选段为切入点,通过剖析 “秋鸿折单复难双”“红缨猎猎剑流星” 等兼具古典韵律与现代叙事的歌词,引导同学们观察游戏如何以音乐为载体,将传统诗词的意象美学与仙侠世界观融合。在互动讨论中,她指出《神女劈观》通过戏曲念白与电子配乐的创新结合,使 “凡缘朦朦仙缘滔” 等诗句突破文学圈层,成为现象级文化符号,直观呈现了诗歌与数字媒介的融合可能。


徐臻老师以音乐引出沙龙主题


随后,话题转向 “当代诗歌现状” 的思辨。徐老师以 1980 年代诗歌节的全民共鸣场景为对照,结合 PPT 中沈浩波 “下半身” 诗派、赵丽华 “梨花体” 等案例,客观分析当代诗坛的多元生态:既有坚守人文深度的创作,也存在口语化、低俗化的倾向。他特别提到,部分 “口水诗” 的泛滥导致公众对诗歌的认知偏差,但与此同时,《原神》配乐、方文山歌词等 “歌诗化” 表达的流行,恰好证明了诗性审美以新形态持续影响着大众文化 —— 当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以旋律形式传唱,现代诗正通过音乐媒介完成新的传播轮回。


歌诗与电子游戏

随后,徐臻老师将讨论焦点重新锚定 “诗与第九艺术” 的核心命题。他结合 PPT 中《最终幻想 8》《轩辕剑:天之痕》等游戏配乐案例指出,被称为 “第九艺术” 的电子游戏并非单纯的娱乐载体,而是集视觉美学、叙事结构、音乐表达于一体的现代文化综合体,其沉浸式体验特性使其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的理想桥梁

“当《仙剑奇侠传》用《一直很安静》的歌词‘三个人的电影 / 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解构古典爱情叙事,当《尼尔:机械纪元》以虚构语言吟唱传递文明哲思,游戏正在用‘音乐 + 场景 + 互动’的三重维度,为诗歌创造新的语义空间。” 徐老师强调,诗歌若想挣脱 “小众困境”,需借力游戏等现代艺术形式,将 “明月松间照” 的意境转化为可探索的虚拟场景,将 “大江东去” 的豪情注入角色成长叙事,让抽象的诗性美学成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活体验。


徐臻老师沙龙中与学生讨论相关案例



沙龙尾声

最后,徐老师向在场同学发出倡议:作为数字时代的文化参与者,大家不仅是诗歌的解读者,更应成为传统美学的 “转译者”—— 无论是为游戏场景创作诗词彩蛋,还是通过短视频解析歌词中的诗性结构,都能让 “曲高和寡” 的传统艺术转化为 “曲高有人识” 的现代共鸣。“当我们在游戏中听见‘凡缘朦朦仙缘滔’时,听见的不仅是一句台词,更是诗歌穿越千年与当当代生活的对话。”


徐臻老师沙龙过程特写

沙龙后同学们皆表示此次沙龙受益匪浅,对现当代诗歌发展产生了新的认知。也表示愿意在未来为现当代诗歌发展做出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沙龙后徐臻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经过本次沙龙,同学们受益良多!


-end-

排版丨宋雨函

图文丨杨天资 宋雨函


初审丨杨天资 闫晓航

复审丨胡梦萍

终审丨王   岩



上一条: 没有了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