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引领 > 朋辈示范 >

潘紫菱:读书很苦,却是你长养的路

发布日期:2021-11-19

初遇潘紫菱,便被其甜美的外表和自信的笑容所吸引。这个有着灿烂笑容、丰富知识、清晰逻辑、行为举止从容淡定的女孩,已成功保研至中国传媒大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她的保研心声吧。

强心剂:无缘中传,再战中传

面对“为什么选择去中传”这个问题,潘紫菱回答得很坚定,甚至可以形容说“很硬气”。潘紫菱从小就很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她就明白自己对新闻方面颇有兴趣,明白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特长。于是从那时起,一颗学新闻传播的种子就埋在了潘紫菱的心底。进入高中,潘紫菱担任了校文学社记者部部长,在这个过程中她渐渐有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去中国传媒大学读书。

于是高考刚结束,潘紫菱就参加了中传举办的自主招生考试。或许真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回忆起那场在中传的考试,潘紫菱用“死亡记忆”来形容它。“参加自主招生时自己的表现很失败,当广播电视学专业老师问我对中国现阶段的外交政策有什么看法,我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当时每一刻的沉默都会让我倍感失望。”但这次失败的经历并不意味着中传从此成为潘紫菱心目中的一个禁地,相反,她在心里暗暗发誓:研究生一定要上中国传媒大学。一次失败不但没有成为她的噩梦,反而像一味强心剂,更加坚定了她实现梦想的信念。

定心剂:清晰目标,细水流长

如果给大学一个关键词,或许很多同学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是“丰富”、“自由”或者“冒险”,而潘紫菱给出的答案是“平静”。一直以来,她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就是去中国传媒大学读研,于是刚进入大一,潘紫菱就毅然决然选择了保研这条路。但当时她对保研信息了解匮乏,大概在大一的第二学期通过一位保研至山东大学的学长她才了解到她们专业基本上只有一个保送研究生的名额。

这个消息的到来,使她深刻意识到她的专业成绩排名一定要时刻保持在第一名。但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她的成绩位列班级第三,是个不太友好的成绩。为了实现梦想,她在之后的几个学期把大半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在期末复习周,她更是拿出“拼命三娘”的精神去战斗。“在进考场前我会把一本书背 5 - 10 遍,因为我记性很差,背东西比较慢,尽管重复这么多次,我在考场上也做不到滚瓜烂熟,但我对知识的脉络已经比较清晰,这样结合自身理解,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在考试时就不会觉得捉襟见肘了。 这样的努力、这样的拼搏换来的结果是她从大一下学 期到大三下学期,她的成绩一直排名专业第一。

优秀 的背后总有一些莫名的质疑,在面对质疑时,潘紫菱自信地说:“可能有人会觉得成绩好的人不就是期末背得好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看起来确实是这样的,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学习中的天才微乎其微,只有勤奋才是长久之计。当然,这一切是基于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虽然大一刚进来的我们很容易处于一个迷茫状态,但我们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

助凝剂:精心规划,仔细研读

目标固然重要,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样不可忽视。提到学习习惯,潘紫菱强调了学习规划的重要性。“我很喜欢做规划,没有规划的生活会很杂乱,在备考的时候,我会在每个月的月末做一张大表,清晰地列出下个月的计划,我也会在晚上静下心来思考第二天要做些什么。但有些规划会被各种各样的琐事打乱,中间有那么几天可能会因为意外而中断,但只要坚持把计划完成,最后的收获一定是巨大的。所以学习需要规划,但有时候又不能太注重形式,而应该注重内容本身,就像不能因为一颗星星的坠落而放弃了整个宇宙。”

在学习方法上,潘紫菱认为读书是最关键的一点。除了老生常谈的读书能涵养一个人的学识和气质外,对于在读本科的我们,读书确实能改变命运。可能刚开始的时候,读书、特别是读一些晦涩难懂的书着实很吃力 ,但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她给我们介绍了她的导师陈老师给她讲述的“读书的三种境界”,一步一步引领我们走向读书的天堂世界。第一种境界类似复读机,读完后知道书中主要内容;第二种便是能够了解书中的内在逻辑,知晓本书的价值,这种境界只要稍加费心,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者做框架对书中内容进行整合便能达到;第三种即是要有选择性地习得作者观点,也就是要求我们能够批判性思 考,这是读书最难达到的境界。

 

“现阶段的我们确实面临着知识储备尚不足的困境,要想做到完美意义上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实难度很大。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达到这种读书境界的理由,我们可以去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相似论著,即同一人的不同论著,例如在看完李普曼的《舆论》时,我可以再通过《幻影公众》了解他对大众传播,主要是报刊的悲观主义态度与鲜明的精英主义思想。也可以读不同人的同一命题,例如,杜威就在《公众及其问题》中回应了李普曼,他相信公众是可教化的,相信基于社群主义与公民自治的民主力量。这样一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就是立体化的。”

如果说读经典能够帮我们种下一粒种子,那么读论文就相当于帮助种子发芽。倘若对某本书的某一议题感兴趣,潘紫菱建议大家可以去阅读相关论文,看看当今学者是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与创新已有思想的。这样一来,我们读的那些看似碎片化的文字其实都是一张思想网上的节点,时间久了,我们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助推剂:不言放弃,腾飞梦想

在大学里安安稳稳学学知识,读读书,这是一种恬静而美好的生活节奏。但潘紫菱在保研中传这条道路上时而也会刮起狂风暴雨。“在大二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心态陷入了崩溃状态,当时先出的几门公共课成绩,我的分数稍微偏低,这个学期想要排名第一肯定无望了,然后我就联想到自己不能成功保研了,我不能去中传读研了,一想到这些后果我就在宿舍大哭了一场。”

潘紫菱回忆起这些挫败的往事,笑着说:“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会觉得很幼稚,因为路不是只有一条,但我还是很感谢当时的自己,一场痛哭后,我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想要把接下来的科目考好,兴许是老天也被我的‘撕心裂肺’所感动了吧,给了我莫大的运气,最后我的综合成绩还是排名第一,这让我又燃起了奋斗的火苗。”

摔倒之后再爬起来,哭过之后擦干眼泪又是一场奋战,潘紫菱的这股韧劲儿,无疑是她保研成功的助推剂。于是20197月,她又一次踏进中传校园,如同高考完踏进的那一次一样,同样的面试,相似的流程,但不同的是这一次她自信满满,面对老师的提问不再是一味沉默,而是沉着冷静地应对每一个刁专的问题,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她总是说她很幸运,通过了中传的复试,但我们知道那是她大学以来从未停歇过的努力换来的结果。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