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引领 > 新闻动态 >

思索沙龙丨爱因斯坦眼中的教育与文化

发布日期:2024-12-02

11月28日晚7点,由党委学工部、学生工作处主办、年级长联席会承办的思索沙龙之“院长面对面”系列第二期在歌乐楼A107顺利开展。德语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廖峻以“爱因斯坦眼中的教育与文化”为主题展开分享。

“爱因斯坦说话开口晚,一度让家人为他的智力发育感到十分忧虑”“爱因斯坦不喜欢死记硬背,导致法语成绩很差”,廖峻以爱因斯坦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趣事开场,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随后廖峻讲述了爱因斯坦求学时期不同阶段的故事:中学时期的爱因斯坦追求刺激与自由,不满意学校的教育,身为犹太人身份的他经常让他在学校受到歧视,但是他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大学时期的爱因斯坦被教授们评价为缺乏才华的懒鬼、不守规矩的人,但是爱因斯坦会根据自己兴趣和需要安排自己的学习,由此可见爱因斯坦是一个有着强烈自主意识,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廖峻通过讲述学生时期爱因斯坦的相关故事,让同学们对爱因斯坦本人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并以此告诉同学们要做一个不迷信权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有好奇心并积极寻求友谊的人。

教师是爱因斯坦另一个不为多数人熟悉的身份,廖峻向同学们分享了教师爱因斯坦的经历:爱因斯坦在伯尔尼大学授课期间,只有三名学生和专利局的同事来上他的课,几周后就只剩一名学生了。廖峻通过讲述爱因斯坦的从教故事,并引用爱因斯坦的学生对其的评价,引出了“我们应该鼓励什么样的教师”这一问题,同学们积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综合同学们的思考,廖峻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个要点:鼓励教师的多样性与个性、鼓励教师要教学相长、鼓励教师要尊重学生,倡导自由和鼓励教师要保持正义感与良知。

何为教育,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廖峻总结了爱因斯坦以自己的行动和文字汇成的答案: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呵护自由发展;培养实际运用能力,鼓励良好动机;培养道德与责任感,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和谐的人,进而构成和谐的集体、和谐的国家乃至和谐的世界。通过分析爱因斯坦对教育与文化的观点,廖峻让同学们对本次沙龙的主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更加深入的思索。

本次沙龙互动性强、内容丰富,廖峻带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爱因斯坦这名伟大的科学家,也对爱因斯坦的教育观与世界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从中获得了启发!最后,廖峻院长选择了一名积极参与沙龙活动的同学,签名赠送他翻译的《爱因斯坦评传》一书,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年级长联席会


上一条: 没有了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