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首页 > 工作动态 >

我校组织辅导员参加“大思政”背景下AI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发布日期:2025-07-25

为深入贯彻落实“大思政”育人理念,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7月20日至23日,我校组织来自各学院的17名辅导员赴清华大学,参加“大思政背景下辅导员AI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项目”。此次培训旨在系统提升辅导员的数字素养与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增强综合育人本领,推动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不断迈进。

开班仪式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习中心高等教育主管朱俐娜老师主持。项目主管兼班主任张顺老师到会介绍项目课程安排。教育学习中心副主任罗炜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学员珍惜在清华学习的宝贵机会,通过深入学习、广泛交流、深度思考,不断刷新理念、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努力在新时代育人事业中勇毅前行。我校日语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曾贵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分享了参训初心与期待。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理论讲座、实务训练、案例分享与现场教学等环节,重点围绕辅导员思想引领、心理育人、沟通技巧、舆情应对、AI赋能与职业发展等方面展开。

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詹逸思以《辅导员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题分享了清华“汽73”班的学风建设案例,提出辅导员应从学生的关系需求、自主需求与能力需求出发,激发内驱力,再通过优势指导法进行个性化学业引导,启发了我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实践思路。清华长庚医院党委副书记魏晶从MBTI性格测试与高难度谈话技巧出发,通过真实案例讲授如何处理学生事实、情绪与认知问题,帮助辅导员提升沟通能力与心理洞察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心理体验中心主任马喜亭系统讲解了“00后”学生群体特征与常见心理问题,通过互动分享干预资源与策略,为一线辅导员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支持体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副秘书长单学刚从《全媒体时代辅导员应对媒体舆情的策略方法》出发,强调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规律与学生认知心理的变化,引导辅导员增强舆情应对能力与传播素养,构建危机防控思维。北京网梯科技副总经理、AI研究院院长金庆文系统梳理各类AI工具在学生管理、公文写作、海报设计、方案策划中的应用场景,带来实操性极强的技术支持,显著提升工作效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辅导员安利利从辅导员大赛新赛制、参赛策略到职业发展路径进行了详细讲授,提出“分类学、对比学、输出学”三种学习方式,并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参训者向“研究型辅导员”转型升级。在水木微论坛:AI赋能学生工作案例分享会上我校四位辅导员代表——商务英语学院呙明君、翻译学院刘弈扬、法语学院王世伟、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马安琪——分享了AI工具在学生管理、活动设计、心理疏导、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案例鲜活、方法实用、值得推广。

俄语学院辅导员庹捃丹表示“通过本次培训,我系统学习了AI工具在学生管理、心理辅导与舆情应对中的应用,拓宽了工作思路,提升了数字素养。未来将积极运用智能技术优化工作流程,让AI真正成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有力助手。”新闻传播学院陈希娅表示“作为一名年轻辅导员,我对AI赋能学生工作充满兴趣。本次培训让我初步掌握了智能工具在学情分析、心理识别、舆情应对等方面的应用方法,深感技术对提升工作效能与精准服务学生的巨大潜力。未来,我将不断探索AI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让智能技术为育人工作注入更多活力与智慧。”

为确保本次培训高效有序开展,学校于7月8日召开专题行前动员会。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常慧明对培训整体安排进行了说明,并就培训纪律和学习要求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先进经验,注重成果转化与实践落地;三是强化团队协作意识,严守学习纪律,落实安全责任。

此次专题培训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育人,紧扣“大思政”工作格局,系统提升了我校辅导员的数字素养与智能工具运用能力,有效拓展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辅导、学风建设与舆情应对等方面的职业胜任力,也为我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不断探索以技术创新驱动育人理念革新的路径,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情感关怀深厚、技术手段多元、专业能力突出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为全面推进“大思政”体系建设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支撑。

 

上一条: 没有了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