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首页 > 工作动态 >

青年青语话党史,红岩先锋筑信仰——第四届“川外学子话红岩”革命故事讲解路演比赛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5-11-07

    11月6日下午,我校第四届“川外学子话红岩”革命故事讲解路演比赛决赛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歌乐楼A栋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卢波,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当代党员》编辑部党支部书记、执行主编陈国栋,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接待二部部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社教专委会委员何玲,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秦勇,党委学工部部长常慧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郭东方,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宋雷出席本次决赛。

本次比赛由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承办,分为初赛、决赛两个环节,初赛共收到18个学院33个视频作品。经评审,前10名选手晋级决赛。

决赛现场,参赛选手们紧扣红岩精神主题,生动讲述了叶挺将军、“小萝卜头”、刘国鋕、江竹筠等革命先辈坚定信仰、不畏牺牲的感人故事,重现了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进一步激发了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与担当。

“作为川外学子,我们手握语言的钥匙,更肩负着传承红色精神的使命。我渐渐懂得,红岩烈士用信仰搭建‘隐秘桥梁’,而我们正要用语言搭建‘交流之桥’,让红岩精神跨越山海、走向世界。”英语学院本科生张欣讲到。

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顾浩静则深情讲述曾被囚禁于蒋家院子秘密囚室的叶挺将军的故事,“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信仰追求与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引发全场共鸣。

“糖是什么味道?”来自西方语言语言文化学院的罗雅琳为大家讲述了小萝卜头的故事,她说:“学习外语,走向世界,不是为了离开,而是为了能带着更开阔的视野,回来建设我们的家园。”

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的杨露同学讲述了綦江“红岩村”和红岩巧妙重合的故事,她表示奋斗,就是这抹红色最生动的表达。它曾经书写着江姐的信仰,如今承载着第一书记张庆的坚持,而它未来的模样,正取决于我们——取决于我们在校园里的每一次努力,在人生路上的每一次攀登。

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的林可人是校史馆讲解员,也是白公馆的志愿讲解员,她将刘国鋕的故事搬上决赛舞台,讲述理想信念,责任担当。

“语言是我们的利剑,媒介是我们的阵地,校园是我们的原点,而红岩精神则是我们共同的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苏萌等同学以情景演绎的方式带领现场观众穿梭时空,展现张露萍烈士求学、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最后牺牲的不悔人生。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张玉梅同学则将自己的实践经历与红岩故事相结合,她表示红岩烈士们的不屈信仰,面对困难的无所畏惧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不竭动力。

带领社区小朋友学习红岩精神,朗诵红岩诗歌,描绘红岩故事,日语学院的徐榕同学展示了自己在红岩精神感召下进入社区传播红岩精神的故事。

来自德语学院的舒凡瑜讲述了滚烫的红岩英烈群像,他表示传承红岩精神,不仅需要我们铭记历史,更需要我们用专业所长,将这种精神传播得更广、更远。

俄罗斯留学生柳寒苏分享了对重庆与红岩精神的理解与共鸣,充分彰显了红岩精神跨越国界的时代价值。

本次比赛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与会嘉宾为颁奖选手颁奖。

何玲对比赛进行点评,她对本次赛事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红色讲解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要求选手要从真实、形象和技巧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讲演质量。“当我们真诚讲述信仰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成为了信仰的一部分。”她鼓励大家继续讲述红岩故事,传承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作为跨越时空的精神坐标,为我校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强大精神指引。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红岩精神学习教育,激发广大青年学子对红岩精神的情感认同,勇担时代使命,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上一条: 没有了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13